当前位置: 首页 > 总结 >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图(合集12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图(合集12篇)

发布于 2024-04-09 12:15:12 阅读(3)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图 第1篇

1.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小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小数。

2.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3.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4.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

5.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用三位小数表示……

6. 小数的读法:

(1)先读整数部分,再读点,最后读小数部分。

(2)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3)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7.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8.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例如: (这是小数的化简)

又如: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这是改写小数)

9.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相同,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相同,比较千分位上的数……

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1)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

11.把量和单位名称合起来的数叫名数。

12.单名数:只带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例如:4千米、吨、元……

13.复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的名数。例如:

20元5角8分 5吨600克……

14.名数改写的规律:先找进率;再看是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还是是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最后移动小数点。口诀如下:

(1)高到低,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移几位,看进率。

例如:千克=(1320)克 (58 )厘米=米

1千克=1000克1米=100厘米

高→低 低←高

×1000=1320克×100=58厘米

(2)低到高,用除法,小数点,向左移,移几位,看进率。

例如:

7450米=( )千米 ()吨=9020千克

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

低→高 高←低

7450÷1000=千米 9020÷1000=吨

15.求小数的近似数,可用“四舍五入”法。

16.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17.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保留三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千分位,看万分位上的数……。然后根据“四舍五入”法进行取舍。

例如:≈ 10(保留整数)

≈ (保留一位小数)

≈ (保留两位小数)

≈ (保留三位小数)

18. 比1精确。保留的位数越多,数就越精确。

19.如何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方法一:把已知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进行化简后,在数的末尾加写一个万字。

方法二:(1)先找万位;(2)在万位后面点“.”;(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化简;(4)在数的末尾加写一个万字;(5)如果有单位名称一定照抄过来。

20.如何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方法一:把已知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八位,进行化简后,在数的末尾加写一个亿字。

方法二:(1)先找亿位;(2)在亿位后面点“.”;(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化简;(4)在数的末尾加写一个亿字;(5)如果有单位名称一定照抄过来。

注:对于改写的方法,同学们灵活掌握。

21.下列各数中的“6”分别表示什么?

(表示6个一) (表示6个十分之一)(表示6个百分之一)

(表示6个十)(表示千分之一)

22.三位小数一定小于四位小数。(×)例如:﹥

23.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应该是去掉小数末尾的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24.小数就是比1小的数。(×)例如:﹥1

25.近似数是的两位小数有5个。(×)

近似数是的两位小数有9个,分别是:、、、、、、、、。(先看百分位上的数,再利用“四舍五入” 法。)

26.近似数与精确数末尾的0都可以去掉。(×)

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27.小数的位数越多,数就越大。(×)

28.小数都比自然数小。(×)

29.整数都大于小数。(×)

与之间的小数只有一个。(×)因为与之间的小数有无数个。31.近似数是的三位小数中,最大是(),最小是()。

方法:求最大近似数时,一定比大,千分位上的数必须“舍”,也就是千分位上只能是1、2、3、4,其中最大的数是4,所以近似数是的三位小数中,最大是。

求最小的近似数时,一定比小一个计数单位(本题少一个,也就是),这时千分位上的数必须“入”, 千分位上只能是5、6、7、8、9,其中最小的数是5,所以近似数是的三位小数中,最小是。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图 第2篇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7、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或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1.把多位数改写成“万”、“亿”。中间要用“=”连接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方法是:看尾数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在数的末尾添上一个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舍去,添上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得出的是近似数,中间要用“≈”连接。

9、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我国在十四世纪发明的至今仍在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算盘上方一个珠子代表5,下方一个珠子表示1。

11、在计算器上,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CE键是清除键,AC键是归0键。+、-、×、÷键是运算符号键。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图 第3篇

1、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上到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直到所得的余数比除数小为止。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商不变性质:

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不变。

②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几。

③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则商就除以(或乘)几。

7、有余除法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图 第4篇

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 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 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 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

①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图 第5篇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 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0

(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4、四则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图 第6篇

【知识框架】

1、图形分类(按不同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

三角形的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2、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和

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3、四边形的分类(初步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4、图案欣赏

【知识要点】

图形分类

1、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

(1)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

(2)按平面图形时否由线段围成来分的;

(3)按图形的边数来分.通过自己动手分类,对图形进行再认识,了解图形的特征.

2、了解平行四边形易变形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角形分类

1、把三角形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1)按角分,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了解其本质特征: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2)按边分,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任意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通过分类,使学生弄清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

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和

1、任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 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角形边的关系

1、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上述知识点判断所给的已知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如果能围

成三角形,能围成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

四边形的分类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四边形中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由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了解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是轴对称图形.

图 案 欣 赏

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

2、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图 第7篇

用字母表示数.

1.方程的意义

2.解简易方程3.列方程解应用题

【知识要点】

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面积公式.

例如: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的特性: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正方形周长:c=4a

正方形面积:s=a×a

长方形的周长:C=(a+b)×2

长方形面积:s=a×b

此外,还可以拓展到以前曾经学过的

路程=速度×时间

总价=单价×数量……

2、字母表示数的时候,字母与数字相乘,字母与字母相乘,中间的乘号可以用小圆点代替或者省略.例如:a×5=5·a=5a 数字一般都写在字母的前面.

3、区别a的平方和2乘a的区别.

方程(方程的意义)

1、了解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掌握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或者说方程属于等式,等式包含方程.并能用图形表示.

3、根据情境图找出等量关系,会列方程.

天平游戏一(解简易方程未知数是加数或被减数)

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能根据等式的这个性质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

方程的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学会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天平游戏二(解简易方程未知数是因数或被除数)

1、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零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列方程解决问题.

猜数游戏(解简易方程)

1、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ax±b=c类型的方程.并能够把方程的解带回方程中进行检验.

2、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邮票的张数(列方程解应用题)

1、学会解形如cx±ax=b这样的方程,能够运用方程解应用题.

2、使学生掌握应将一倍数设为未知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图 第8篇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先求每份数,再求份数或总数的应用题叫归一问题。

先求总数,再求份数或每份数的应用题叫归总问题。

(2)两积之和问题与两积之差问题; 剩余问题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在列表整理时,相应量的数据一定要一一对应,条件与问题都要看清楚写清楚。

(4)计算要细心。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图 第9篇

(1)统计时,数数据要按顺序数,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每数一个都要做好标记。分段整理: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再填在统计表里。

统计完之后,检查一遍统计的数据总和是否与题中数据总和相等。

(2)条形统计图:要写好日期,看清每一格代表的数值是多少。 根据数据的多少画出直条的高度,每画好一个柱状图,要在上面写上所对应的数据。

(3)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总数÷份数,也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平均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图 第10篇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不同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不同

节日礼物(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不同)

1、随着观察位置的高低与远近变化,能判断出观察对象的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

2、根据观察到的画面,判断出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天安门广场(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不同)

1、通过观察、比较一些照片,能够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

2、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拍摄的前后顺序.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图 第11篇

1、轴对称的意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折痕的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都重合。

4、轴对称的`图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1、长方形2、等边三角形3、正方形4、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5、平移的意义:物体或图形沿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6、平移后图形的每个点与原图形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7、怎样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在原图上标出关键点——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连点成图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图 第12篇

运算顺序: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由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括号能改变计算的顺序

例1:40+60×3 40+60×3

=100×3 (错误!) =40+180

=300 =220

例2:148-48×2 148-48×2

=200 =52

标签: 知识点 上册 总结